我对全职福音工人的公式是:
– 八小时与神
– 八小时为神
– 八小时为自己
全职福音服侍者应当每天独自花八小时与神同在。我期望这时间用来祷告、读圣经、与神摔跤并努力被神的丰盛充满。问题是有些人成了“全职懒人”。我说这话时很痛心。
我们在五十一个国家有宣教士,他们需向我们负责。有些人每天只祷告一小时——他们是危险的人!独自祷告一小时仅能维持自己存活。若已婚,最好祷告一个半小时让夫妻存活;若有孩子,每天需祷告两小时才能全家存活;若有事工,应当祷告三小时或更多。若不这样做,这人会极度缺乏神的同在。祷告是人抓住神、让祂降下改变自己的方式。祷告中,人抓住神充满自己,才能流向他人。若没有深厚、丰富、持续的祷告生活,这人就是骗子,只能欺骗人。
若福音工人不连接神、让神流入他,就无法流向他人。神的工人必须是祷告的人,否则无权讲道。未站在神面前的人,无权站在人面前。长久站在神面前的人,才能带给人丰盛。
若你的事工不源于深沉的祷告,就是肤浅的。你可能娱乐人,但他们的生命不会改变。改变的能力不在我们,而是神的能力先通过祷告的人,再改变听者的生命。
祷告中的主耶稣
圣经说:
“次日早晨,天未亮的时候,耶稣起来,到旷野地方去,在那里祷告。西门和同伴追了他去,遇见了就对他说:“众人都找你。”(马可福音1:35-37)。
是“天未亮”,不只是“清晨”。按我理解:早晨是六点,清晨是五点,天未亮是四点。天未亮时,天还黑的时候,耶稣起来去旷野祷告。你每天四点做什么?睡觉?这位神的儿子却早起退到无人处祷告。祂本可说:“我是神子,已被圣灵充满,无需如此祷告。”但祂没有。祂知道天上只回应地上的祷告。神定意被地上的人影响——祷告者决定结果。祂不在打扰人的地方祷告,而退到旷野。祂逃离人群、离开人的陪伴,为专心与父同在;祂逃避人的目光,为定睛父神。祂追求神圣的相交,我们岂能不效法(能做更少吗)?
祷告中的主耶稣—2
圣经说:
“基督在肉体的时候既大声哀哭,流泪祷告,恳求那能救他免死的主,就因他的虔诚蒙了应允。”(希伯来书5:7)。
神的儿子用大声哀哭和流泪祷告。祂在开玩笑吗?想讨好人吗?不!祂是认真的!祂不把父神当作理所当然,不说:“神是我父,必应允我。”祂知道必须祷告否则灭亡,所以流泪恳求,蒙应允。耶稣如此祷告,然后与父同行。
祷告中的主耶稣—3
耶稣基督决定在祷告中先见神的面,再见人的面。祂深爱父神,渴慕父神。天未亮时,祂就默想父的面容;在见人之前,先与父融合。
不认识神的人要么不祷告,要么祷告太少。对他们而言,神是陌生人。未亲近祂就已结束。谁愿与陌生人久处?哦,但若遇见密友,分离便是痛苦。安德烈·穆雷曾在非洲召开属灵领袖会议。很少人说每天祷告两小时,最后一组每天祷告七分钟,其中两人后来承认连七分钟都不确定。他们在施行灾难性领导,用肉体的力量做神工。哦,然而耶稣基督知道,若无父神介入,祂的事工必失败。祂的事工完全依赖父神介入,因此每日紧抓祂。祂决定先向神谈人,再向人谈神。难怪祂成功,因祂愿为此花时间。
祷告中的主耶稣—4
在祂祷告生活中,耶稣先花时间聆听父神,听祂。祂等候父神先说话,再将从父领受的事带回祷告。
祷告:释放神圣负担
祷告的设立是为满足神的需要,其次才是人的需要。祷告者到祷告地方说:“神啊,将祢的负担放我心上,让我在祷告中释放。”他会问:“神啊,祢要什么?祢需要什么?”当神说话,人便求对应负担,祷告求神成就祂的心意。神就回应祷告,行祂的旨意。
主教导祷告时首先说:
“……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。愿你的国降临。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,如同行在天上。”(马太福音6:9-10)
祷告最先当求的三件事是神的需要:
- 愿祢的名被尊为圣
- 愿祢的国降临
- 愿祢的旨意成就
节选自:《领袖与他的神》—Z.T. 福盟